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举措,引领着中国进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40年来,山一程,水一程,中国不仅改变了自己,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更以不断创新的成就影响着世界。
水务集团,作为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也在这历史的浪潮中,励精图治,奋发昂扬,实现了一系列卓越成就。
作为这40年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参与者,以及水务集团的一员,我来回顾一下我与水务集团的故事。
我是80后生人,武汉老“土著”,母亲是水务集团职工。记事之初,武汉正处于竹床阵、集体看“上海滩”的时代。大热天的旁晚,家家户户把凉水往街上一洒,接着就是各式各样的竹床登场了。而每当“浪奔浪流”的歌声一响起,大家全聚集到有彩色电视的家庭,街上全没人了,“万人空巷”的场景风靡一时。那时家住武昌,母亲在宗关水厂上班,她带着我一起经历过骑车到平湖门水厂,然后走上长江大桥等交通车上班的时代。记忆里,时常看到司门口天桥上有为数不多的商贩在摆地摊,而那时水务集团之于我,就是宗关水厂清水库上绿草茵茵的草坪和汉江上静静守候的取水船,仿佛在聆听着属于这座城市、这个企业的故事。
2000年初,我的中学时代,母亲从宗关调到余家头水厂。那时武汉街头还处于“围观老外,聚焦大奔”的时期,房价还未暴涨,但拆迁已悄然开始,而我家也从小平房住进了单位分配的筒子楼里,司门口天桥的小商贩也开起了商铺。那时的水厂,时常会听到泵房的轰鸣,看到“一键启动”等自动化设备,母亲说她现在一个人上班,因为技术的进步,现在一个人已经可以做原来三、四个人的事情了。我想,那就是“无人值守”的雏形吧。
2008年,还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百家争鸣的时代,“苹果”只是悄然上市,并未独领风骚。轻轨仅仅是只能从宗关到黄浦路的“观光线路”,司门口多了“户部巷”小吃一条街,而那片商铺,也重新翻修,焕然一新,被各种高层小楼取而代之。那年,我大学毕业进入水务集团工作,被分配到白沙洲水厂,而母亲也光荣退休了。原来集团的各种事情都是从母亲口中听说,只是粗浅的印象,当我真正进入集团,感觉完全不同,花园式的水厂、按一下电钮就能够进行排泥、动一动鼠标就可以远程控制滤池反冲洗。。。这一幕幕直观的感受震撼着我。也就是在那时,我结识了污水厂的同事,原来集团在我脑海中只是“自来水”的单一印象,现在也变得多元起来。
2013年,距离我进入集团短短5年时间,身边的一切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民“滑着苹果”、轻轨地铁四通八达、户部巷成为人气景点,而司门口也树立起一幢幢旗舰店。。。那年的3月,还在厂里上班的我接到通知,集团机关借调我去工作。
怀揣着未知的心情,我到机关报道,经历的一系列事情也再次颠覆了我的观念。在那里,我了解到,水务集团不仅从事自来水、污水事业,还有工程建设、房产开发、上市公司、资本运作等等,业务范围不仅涵盖供水、污水,还囊括环保、隧道、水表等等,市场版图不仅扎根武汉,辐射全国,甚至对接国际。作为英语专业的我,也有幸参与了几次外事洽谈活动。作为参与者,不仅见证了水务集团企业实力的雄厚,也感受到水务集团在提升水质量、保障水安全、优化水环境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2018年,又是5年过去了,地铁已经是生活的必需品,共享单车、移动支付、全民扫码也成为了生活的常态。承袭百年水务精神,水务集团在这5年也经历着不断创新和突破。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的设立,顺应了新时代人民生活的需要;水厂、污水厂的提档升级,巩固了城市水安全,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直饮水、瓶装水的应用,不仅拓展了企业业务范围,也实现了武汉本地瓶装水品牌零的突破。
创新,是一个国家进阶的源泉,是一座城市向上的灵魂,是一个企业进步的希望。改革开放是国家伟大创新举措,回望40年,中国乘风破浪,持续强盛;武汉奋发图强,和谐发展;集团惠民利民,铸就精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水务集团不断开拓创新,超越自我,将梦想融入发展,用汗水浇筑希望,见证着国家的强盛、城市的发展,也更新着市民对企业的认知。
荣耀的过去凝聚着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历史的积淀使我们拥有深厚的底蕴,未来的征程我们将继续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铸就精品为己任,别具匠心、精雕细琢;描绘发展蓝图,山水兼程,不忘来路;书写企业诗篇,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以蓬勃之姿傲立于时代之门!
(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张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