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建设 > 改革开放40周年
流淌的溪流 永远的蔚蓝
时间:2018-12-03  信息来源:水务建设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确,水是世界上最真善的物质,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正是由于无处不在的水,人类才能过着安乐、舒适的生活。水,就是这样,看似柔弱,实则坚韧。一条奔腾的溪流,一路长驱直入,直奔大海,势如破竹。但实际上,它经过了多少蜿蜒曲折,冲破了多少山石陡坡,又有谁看到?

  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武汉自来水的跨越发展

  位于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武汉,河塘湖泊,星罗棋布,有着发展自来水事业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从1906年的“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开始,武汉自来水的百年事业,见证了近代工商业的兴起与发展,经历了战火纷飞的洗礼与掠夺,走过了解放初期的发展与辉煌。10年“文革”的动乱时期,国内经济严重受挫,武汉自来水的发展也停滞不前。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各项建设事业的大力发展,武汉城市供水建设后劲不足,供水矛盾日益突出。武汉供水的严峻形势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指出:要解决“长江边上无水吃”的问题。1976年,省、市委组织实施“武汉自来水大会战”,一场有150多个企事业单位参战的自来水基本建设大会战全面铺开。武汉市自来水公司着力改造宗关水厂,成立自来水建设会战指挥部,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始了宗关水厂的全面改造。1976年至1986年,宗关水厂经过挖潜改造和扩建,日供水能力由过去的30.4万立方米提高到80万立方米。

  1987年,为适应城市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武汉拉开了“湖改江”工程的序幕。

  2000年,武汉市自来水公司启动了“抄表到户”民心工程。于此同时,新建了白鹤嘴、沌口等自来水厂和转压站,扩建了余家头、平湖门、白沙洲等自来水厂和一大批乡镇水厂。

  截止2016年底,武水集团目前拥有宗关、平湖门、堤角、琴断口、白沙洲、余家头、白鹤嘴、金口、沌口、阳逻10座自来水厂,日综合供水能力385万吨,其中宗关水厂日供水能力达到105万立方米,其综合生产能力跨入国内先进行列。集团拥有供水管网7881公里,大型供水转压站16座,供水服务面积1176平方公里;拥有沙湖、黄浦路、二郎庙、龙王嘴、汤逊湖、南太子湖、三金潭、黄家湖、落步嘴、东西湖10座污水处理厂,拥有污水收集主干管353公里,污水提升泵站5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201万吨,服务面积398平方公里。资产总额为270余亿元。

  二、四水共治,着眼未来,武汉自来水的和谐之路

  2017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武汉要实现“四水共治”——防洪水、排涝水、治污水、保供水。重点实施防洪保安、排水防涝、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业水污染防治、农村水污染治理、供水保障、水生态环境修复、滨水生态文化提升等八大工程,实现“护一城净水、绘两江画廊、显三镇灵秀”。

  武水集团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着力于保供水、治污水,对关乎民计民生的用水问题

  一、战天斗地保供水

  每到大雪纷飞,北风呼啸的冬日;每到严寒酷暑,用水高峰的夏日,武水抢修人员都是24小时待命,力保供水。2018年1月,武汉持续低温,武水人几乎全员出动,飞檐走壁,爬梯登高,蹚雪化冰。“你在温暖的房间里看窗外飘雪,我在北风吹拂的楼顶匍匐抢修”。在今年1月,武水集团累计出动抢修人员4000余人次,车辆2400台次,为用户解决各类用水问题,保证了居民的供水使用。

  二、精益求精为用水安全

  说起自来水,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当然是引用水的水质和安全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标准对水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出厂水浊度从5度、3度,提高到现在的1度,考核指标也从最初的20多项,增加到现如今的106项。而武水集团的内部标准,竟比国标还要严格!2017年,武水集团将出水厂水质浊度标准由0.5度提高到0.3度,大大优于国标,达到了直饮水的标准。

  三、污水处理保绿水青山

  武水集团不仅仅解决了市民“喝水”的问题,旗下的污水处理厂,也在守护着江城的绿水青山。

  集团旗下的污水处理厂全部提标改造,尾水排放标准已经从一级B升至一级A标准。正在建设的北湖污水处理厂和大东湖污水深隧,也正按照“治污水”的方针全力推进,这将让大武汉再一次成为“全国之最”。北湖污水处理厂,投资45.5亿元,占地面积约1400亩,建成后将会是全国一次性建成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达80万吨/日,远期达150万吨/日。总服务面积约130平方公里,总服务人口约249万人。

  与此相配套,武昌的北部将建设近20公里的地下隧道,污水将通过这条深埋于地下30米到50米的隧道,统一送入北湖污水处理厂,实现沙湖、二郎庙、落步嘴三座污水处理厂和北湖污水处理厂的“四厂合一”。

  四、二次供水改造,守护居民用水的“最后一公里”

  二次供水设施改造作为“保供水”的重要内容之一,到2017年底,纳入计划的561处老旧社区二次供水改造工作全部完成。武水集团作为二次供水改造施工工作的主要责任单位,解决了许多老旧社区居民“吃水难”的问题,使居民饮用水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逐步实现管水到表,供水服务保障能力得到提升,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了实事工程的惠民效果。今年,武汉将继续实施中心城区老旧社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工作,确保完成改造100处。武水集团将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护居民用水的“最后一公里”。

  除了积极协助老旧社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武水集团还自主研发了“二次供水泵房远控管理平台”。目前,武汉已有170多个小区纳入了“二次供水泵房远控管理平台”,对已接管的214个小区,庭院地管、立管和水箱等二次供水设施,都由武水集团来进行维护管理,确保水质、水量、水压均满足国家饮用水标准。

  “一道溪流从群山深处走来,走过了激流澎湃的峡谷,走过了大流无声的平原,最后它化成了一片海。尽管它的心是苦涩的,但呈现给世界的,始终是一片蔚蓝……”这不正是武汉自来水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吗?从龟蛇之畔的江城走来,有过慷慨激昂,披荆斩棘;有过默默奉献,甘之如饴。或许武水人内心有种种苦楚,但因为有着永不泯灭的理想,因为有着服务大众的愿望,我们始终百折不挠的拼搏,始终坚定不移的向前。一个人、一个单位的努力或许都只是沧海一粟,但正是有了这一条条的“溪流”,才能最终汇成新中国百川归海,气贯长虹的壮丽画面!

  (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次供水工程公司 罗璇)


 
分享按钮
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