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群建设 > 改革开放40周年
中国梦·武水梦: 改革开放40年 恪尽职守的武水工程人
时间:2018-12-03  信息来源:水务建设

  武汉市水务集团起始于1906年创办的“商办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陪伴着新中国的成立,它搭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武水人励精图治,以供排水保障民生为己任,逐渐发展成为运营10座水厂,10座污水处理厂,服务武汉三镇的大型国有企业。而武水集团中一群头戴安全帽,身穿反光背心的工程人,则在建设事业中添砖加瓦,我们亲切的称他们为“武水工程人”。作为这个光荣队伍中的一员,我深感荣幸。

  我是2016年6月参加集团引进大学生进入到武汉市水务集团工作,根据专业我被分配在工程公司。在工作期间,一直被“武水工程人”征战工地、格尽职守的工作作风和敬业态度所感染,他们是我工作中的标杆。

  改革开放40年,武水精神代代传。为鼓励年轻人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勤勉学习前辈,领导曾告诉过我们这样一个故事:这位领导年轻的时候做管道工程,当时工程已完工,他的师傅给他布置的任务就是画竣工图,画完就可以回家休息。于是他不眠不休,除了吃饭就是画图,画了7天7夜,累了就倒在工地旁边的门面房门口一觉睡到天亮。图终于画完了,图纸一交就潇洒的回家睡几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心无旁骛,一定能做出最好的效果。师徒之情,永生难忘。师父认真传授徒弟技能,徒弟感恩师父的爱戴。在这个故事中,这段师徒情也成为了单位的一段佳话。那时候他的师傅带着他,指导他做事,他什么都听师傅的,用孝敬这个词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老师傅在自来水事业的发展中贡献了毕生的精力,用聪明才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代代相传才形成了武水人现今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技术支撑。但是年轻人应该懂得珍惜和感恩,时刻牢记尊重前辈、勤快做事的准则。如此师傅有尊位,徒弟有德行,技术有传承,这就是武水人的精神,并一代代发扬光大。

  改革开放40年,不断加强施工管理水平,这始终是武水工程人的使命。一项建设任务就是为了解决一件民生大事,能够按时保质的完成施工任务,就意味着能够早一点解决一项供排水困难。去年刚刚竣工的巡司河第二出口排水工程,是解决夏季汛期武昌南湖片区渍水严重,保证排水需求的工程。武水工程人只有300天的工期,派驻的施工管理队伍日夜赶工,以工地为家,他们亲自钻进管道中检查焊缝、穿梭在尘土飞扬的钢筋模板边检查施工质量,熬更守夜的完成土方运输,一遍遍的检查安全生产,仔细的解决图纸疑问,认真的完成计划编制。从全局到细节,武水工程人决不放松,最终在工期内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确保2017年汛期南湖排水通畅。让武汉人喝上好水、远离水患,我们始终如一的用光荣的汗水守卫着这座城市。

  改革开放40年,武汉市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企业聚集,人口膨胀,给这座城市带来极大的机遇和挑战。武水工程人要做的,就是默默的扩建一座水厂,一座污水处理厂。保障供水是基本要求,维护好的环境,进行污水治理,这也是我们响应国家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更高层次要求。我目前所在的汤逊湖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三期)项目,我们的临时板房是紧挨着汤逊湖污水处理厂一期搭建的,在板房里仍然能闻到一期污水池飘过来的异味,但是当我们穿过二期时就明显感觉气味几乎闻不到。听厂里的门卫师傅讲,原来一期建设的早,池子基本是敞开的,气味比现在重很多,二期建设时改用的封闭式的处理池,污水处理工艺已得到了改进,同时也对一期进行了改建,改建后的一期气味少了许多。而我们现在建设的三期污水处理工程,采用的是更高级的污水处理工艺,效果将会更好。技术在进步,污水处理规模和处理深度都在改进,以此来适应社会发展和人们对青山绿水的不变的向往。

  我们怀着深深的自来水事业的情怀,开展我们的工作,以净两江之水,润三镇人家为最美好的愿景。武汉市的供排水,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名光荣的武水工程人,我们将一如既往艰苦奋斗,将前辈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精神传承,将身边武水工程人恪尽职守的精神发扬。同时紧追时代发展,用新技术高科技改善供排水质量,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发展自来水的伟大事业。

  (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市政工程公司 向小玉)


 
分享按钮
武汉市水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