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22日,2025年长江经济带(武汉)水域经济博览会的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此次盛会吸引近千家优质企业参展,集中展示数字水务、韧性城市技术与设备、给排水管网、污水处理等最新科技创新成果,以搭建一体化、高能级产业服务平台为宗旨,共同探索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赋能水务企业“以智谋变”。
武汉控股工程公司作为参展企业之一,以宽敞明亮、设计独特的展台吸引了众多参会者的目光。公司携带所建重点工程3D模型360全息展示屏、湖泊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非开挖不锈钢内衬管道修复工艺、水处理用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智能终端等技术产品亮相展会,获得了广泛关注和赞誉。

位于展区中央的3D模型360全息展示屏这项极具科技感的展品,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它创新性地运用三维模型场景,结合虚拟幻影效果,为大家开启了一扇了解工程公司建设成果的全新窗口。该展品聚焦于工程公司近年来在水务工程建设领域的重点发力项目,动态呈现了白沙洲水厂改扩建工程、南湖生态活水项目尾水再生利用工程、余家头水厂升级改造工程等水务工程项目。作为武汉控股公司打造“全国领先水务环保综合服务供应商”战略愿景的主力军,工程公司聚焦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承建了蔡甸水厂、阳逻二水厂、汤逊湖污水处理厂、龙王嘴污水处理厂等一大批重点水务工程,为提升水务服务质量,推动城市供排水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作出积极贡献。
除了360全息展示屏外,展区内的水生植物展示箱也备受关注。水箱内展示了苦草、金鱼藻、狐尾藻、轮叶黑藻、菹草等 5 种沉水植物,这些植物是河湖治理中常用的先锋物种,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提高水生态修复的效果。展架上玻璃缸内的水体清澈透亮,不少小鱼在植物中来回穿梭,形成一个微型的水生态系统,向观展嘉宾直观展现了 “水下森林” 的景象。
近年,工程公司积极投身生态环保事业,深度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成立生态环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全力聚焦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等前沿核心技术难题,展开联合攻关。不仅如此,工程公司还精心打造了湖泊污染治理及生态修复技术中试基地,创新性地采用 “流人工湿地 + 生态塘” 协同净化模式,将净化后的湖水作为水生植物种植基地的优质水源,用以培育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以及浮叶植物等多种水生植物品类,全方位构建起一套从技术研发到实践应用生态环保链条,致力于为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贡献力量。此外,工程公司自主研制的蓝藻收集凝絮装置采用先进的凝絮技术,能让蓝藻迅速聚拢,一改传统收集方式的低效弊端,使蓝藻收集效率得到大幅提升,为同类工程难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解决方案。

非开挖不锈钢内衬修复工艺作为工程公司最新成果之一也在博览会上惊艳亮相。该工艺最大的亮点便是其对环境的友好态度。由于无需大规模开挖路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噪音等污染大幅减少,能有效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此外,减少道路开挖还能降低对城市交通的干扰,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转。目前,该项技术已成功运用到管道施工项目。在具有代表性的东湖南路 DN1000 供水管道修复工程实施中,公司大胆采用 “双线并进” 的创新作业模式。在进行长度达2100米的D820 临时管铺设任务的同时,采用非开挖内衬修复技术精准修复DN1000管道2070米。通过优化管道路径、智能监测保障质量,最终仅用时 51 天就成功实现 4170 米管网系统的全面升级换代,为城市供水管网的稳定运行筑牢根基。
此次参展,是工程公司全方位展示企业实力、拓展多元市场渠道、切实加强同行业深度交流的关键契机。未来,工程公司将继续秉承创新发展理念,为推动长江经济带水域经济向着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